治白癜风要花多少钱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zn_bjzkbdfyy/从河图五行模式下看《辅行诀》大小阴阳旦汤
刘瀚阳张鸿磊王帅
指导:孙广仁
柴胡类方与桂枝类方在临床中有非常广泛的应用,甚至有无证可辨则予小柴胡或桂枝汤也可收效的传说,我们认为此两类方剂之所以有如此广泛的应用,在于此两类方可以从根本上对人体阴阳进行调整。我们之所以形成如此看法除了来源于广泛而有效的临床应用外,还有如下理论来源,河图五行模式下视角下对人体藏气阴阳的认识,以及《辅行诀》中阴阳旦汤方药体系的启发。
1.河图五行模式下人体藏气阴阳的运行
早期人们对于五行的认识较多的是偏重方位,在方位的认识上,古人历来都有以“中”为尊,中控四方的看法,因此五行中与中央所配属的土行,便因此而尊贵于其他四行,《内经》“中央土以灌四傍”的说法也正是这个意思,此文所说的河图五行模式,其实也就是以中为尊、强调中土的五行模式。我们发现《内经》中对许多理论问题的论述,都是以此模式为底盘进行,而非后世所论的生克五行模式。
1.1河图五行模式可归纳如下:
一,五行与方位的配属关系,中央配属土,木与东配、火与南配、金与西配、水与北配;二,五行与四时的配属关系,中央土为尊而王四季,也就是无专门的季节配属,木与春配、火与夏配、金与秋配、水与冬配;三,五行与四象的配属,这里四象可以是太少阴阳,可以形象的说是青龙、朱雀、白虎、玄武,具体来说木为少阳配青龙,火居南为太阳配朱雀,金居西为少阴配白虎,水居北为太阴配玄武,中央土在《内经》被认为是”至阴“;四,河图五行模式下属,五行莫贵于土,可以认为土为其他四行生气之本源,也是同时时其他四行运作之枢纽,后人总结为“四象五行皆籍土”,这样就形成了土居中斡旋为生气之本源、气机运行之枢纽的态势。这样外四行围绕中土,交互金木,水火既济,具体来说,木自左而升,金自右而降,二者龙虎回环升降相因,水自下而上,火自上而下,二者上下较高水火交济。将五行与人体五脏配属后,自然形成了脾胃居中斡旋为后天人体生气之本源,气机运行之枢纽,而肝升于左而肺降于右,肾水上济而心火下温的上下交济态势。以上的这个模式也就是《素问·刺禁论》里说的:“肝生于左,肺藏于右,心部于表,肾治于里,脾为之使,胃为之市。”
如果再进一步结合对来知德太极河图,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出外四行木火金水,就是阴阳二气细分。水为太阴,在卦配坎,一阳潜于二阴之中,阴极而生阳,稚阳自寒水而生发,经少阳木升达于上,最后旺于太阳火,火在卦配离,一阴居于二阳之间,阳极而阴,阴阳转化,稚阴自太阳火而生,经少阴金的收降,最后盛旺于太阴寒水,如此循环往复。
结合《内经》及后世脾胃说的看法,中央脾胃大约有分合两论,一,脾胃合论,脾胃作为一个整体而为后天气血化生之源,如《素问·灵兰秘典论》说:“脾胃者,仓虞之官”,又如《素问·六节脏象论》曰:“脾、胃……仓糜之本,荣之居也,名曰器”等等;二,脾胃分论,脾与胃,一脏一腑,一升一降,一阴一阳,脾胃燥润相合、升降相因,脾胃的升降为人体脏气阴阳升降的枢纽,人体脏气阴阳的升赖于脾而降赖于胃。
1.2人体藏气阴阳的运行
人体阴气居于内藏于脏而根于阴中之阴肾,与此相对则人体阳气相对居外主上,如此一来则形成了阴阳出入及上下交感。具体而论,人体阳气自肾而升达于太阳以后,则主要居外同时又相对主上,但其根于里、根于下、根于肾水中之真阳。人体阴精禀受于先天分藏于脏而根于阴中之阴肾脏,先天之精为生命的本源,应时刻注意持盈保泰,不可使其损耗太过,这就需要阴气凉润静谧收降等作用,防止阳气过于亢盛而过损阴精。所以阳盛之太阳位,必阳极生阴,阴自少阴肺而凉润收降而静谧与肾,所以自古以来补肾阴精,除了直接填补以外,还往往从心火及肺金入手。当然由于脾胃中土为生气之本源,所以后天虚损必赖脾胃中土,同时中土又为气机运行之枢纽,所以调整人体气机阴阳,自然也离不开脾胃的升降枢纽功能。
《素问》说“阳化气,阴成形”,从体相用的角度来说,人体阴阳无具体的体,可以认为都是取像来说的。从“气一元论”来说,“精、气”的本质都是气,但因为其学术来源不同,我们还是认为,具体谈论精气的时候,可以分阴阳,所谓气为阳,精为阴,当然气也可再分阴阳,精亦可再分。精气相对,之所以把气以阳标之,因为气温动而生发,精之所以阴标之,因为,精凉静而收降。气为阳,但气可再分阴阳,气中之阴可以认为就是一点真阴,也就是太阳位离火那一点真阴,其虽稚嫩,但能化阴精,可以认为是后天阴精之化源。如果人后天生气之本源功能正常,阴精之化源充沛,在此一点真阴的凉润收降下方可化生阴精归藏于肾;精为阴,阴精可再分阴阳,阴精之阳就是人体的那一点元阳,也就是太阴坎水那一点元阳,其稚嫩,但可化阳气,严重者成龙雷之火而为害,可以认为这一点真火就是后天阳气的化源。如果人后天生气之本源功能正常,阳气之化源充沛,中土气机运行枢纽功能正常,则在此一点真阳的温煦鼓动下方可化生阳气升达于外。
2、大小阴阳二旦汤实乃调整阴阳之祖方
传统上古人有用河图归纳解释一切的倾向,当然也存在以河图对方药进行归纳整理的体系,古人将许多功用各异的方子,整合到河图模式之下,用河图时空观将这些方子的功用进行有序的排列,并用河图模式具体来指导这些方子的应用。现可见的最好的一个河图方药体系,就是陶弘景《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中在完整抄录的古书中的一个方“二旦四神方”体系。这一体系中的大部分内容都被仲景《伤寒杂病论》所继承,如《辅行诀》弘景所说:“外感天行,经方之治,有二旦、四神大小等汤。昔南阳张机,依此诸方,撰为《伤寒论》一部,疗治明悉,后学咸尊奉之。”因此,如不能明白这些内容,我们是很难真正解透《伤寒论》中的这些重要方剂的。如大青龙汤、小青龙汤、白虎汤、玄武汤等,要说这些方剂与《辅行诀》提到的方组没有关系几乎是不可能的。再有一些方药仲景在学习继承时,可能回避了方名而只取其方药。我们认为桂枝类方与柴胡类方可能就是直接取则了二旦汤,也正因此后世桂枝类方及柴胡类方才有如此广泛应用,只是后人日用而不知其源而已。
《辅行诀》中说:“阳旦者,升阳之方,以黄芪为主;阴旦者,扶阴之方,以柴胡为主;青龙者,宣发之方,以麻黄为主;白虎者,收重之方,以石膏为主;朱鸟者,清滋之方,以鸡子黄为主;玄武者,温渗之方,以附子为主。此六方者,为六合之正精,升降阴阳,交互金木,既济水火,乃神明之剂也。”这很明显是一个河图五行模式下的方子体系,《辅行诀》里收录的大小阴阳旦汤,就是从一组从脾胃中土,这个人体后天生气之本源,气机运行枢纽入手,调整人体中人体一身阴阳的方阵。夸张一点说,大小阴阳旦汤方阵可算是调整人体一身阴阳的祖法、祖方,具体分析如下:
2.1阳气虚损而阴阳失和的用阳旦汤
在河图五行模式下,中土脾胃为后天生气之本源及阴阳运行之枢纽,所以阴阳虚损所致的阴阳失调,必然首先健运脾胃,使化源充足,其次须调和脾胃枢纽功能,使阴阳和合,而大小阳旦汤及大小阴旦汤都有甘草、生姜、大枣三味药,其原因就在于此。甘草、生姜、大枣三味药的组合首先是一个补益中土脾胃的药物组合,同时也是一个重要的协调枢纽组合,其不仅可调和药物,也可以调和人体脾胃及营卫,最终引导人体阴阳达到和合的状态,可能这也就是仲景经方广泛应用此组合的原因。
小阳旦(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生姜二两(切),甘草(炙)二两,大枣十二枚)、大阳旦(黄芪五两,人参、桂枝、生姜各三两,甘草(炙)二两,芍药六两,大枣十二枚),为“升阳之方”,也就是说如果人体出现阳气虚损而阴阳失和的用阳旦汤。
肾为先天生身之本,四象而言属阴中之阴,以卦象看,配坎卦,阴中有一点真阳,此一阳升动化为阳火。肝脏为阴中之阳,以木表之,为少阳,主升发。若阳气虚损,则阳气失于温煦生发,阴精呈寒凝之象,用辛温之桂枝,从阴助阳、通阳达表,以白芍酸苦散阴结助阴精,收阳入阴,使阳根得以密固于里,此为培补阳根之法,称小阳旦。
当然如果说阳气耗损太过,还需在培阳根恐怕力有不逮,须再兼以直补阳气,故加黄芪直补气,阳根方可得培,同时最重要的,还需要化源充足,河图五行,“四象五行皆籍土”,故脾胃为阴阳枢纽同时,也为精气之化源,故须时时健运脾胃。
2.2阴精虚损而阴阳失和的用阴旦汤
小阴旦(黄芩、芍药、生姜、大枣、甘草)、大阴旦(人参、柴胡、黄芩、芍药、生姜、大枣、甘草),为扶阴之方,阴精虚损而阴阳失和的用阴旦汤。
人体如气机郁之或因虚而气郁,久之必化火,化火则必伤阴气,阴气损耗,则在下之阴精失其化源,久则精血必不足,阴虚则五心烦热,黄芩苦寒自上清其热,桑白皮、栀子、白薇等苦寒轻清之品皆有此功,芍药酸苦滋阴助其阴根,且有通行之力,就目前临床用药来说,沙参、百合,玉竹、黄精、玄参、麦冬,五味子、知母等皆能助阴根,但较白芍来说,有凝滞之弊。同时从广义来讲,血亦为精,补血滋阴者当归、阿胶等,可助阴血,散血结者如血藤、赤芍、丹参等,此为培阴根之法,故称小阴旦。
若阴虚太过,则内热不能除,如因种种原因,使火郁在里不能调达而出,而成火郁之证,如伤寒小柴胡之往来寒热等,此不可一味滋阴,滋阴药物必然凝滞收敛,而致热郁而甚,病情必重,需在助阴的同时,佐舒条畅达之力,轻清之中兼有苦降之功的柴胡最为合拍,柴胡既能疏散在内之郁阳,并兼能清之,如此一来,内热得清,阴根亦得培补。同样阴虚内热亦是虚损,同时一样需要脾胃的化生资助,上已言明脾胃为阴阳二气之枢纽,亦为后天精气化生之本,故还需时时健运脾胃。
当然,真阴难复,虚火易升,培阳之法,注意潜阳如龙骨、牡蛎、龟板、磁石等,潜阳需防其郁滞应注意疏条如升降散类方等,阴阳两虚两培其源,另需直填其精使阳得其宅如山药、山萸肉、熟地、首乌、枸杞等,下元阳气不足,则酌情附子肉桂、仙茅、淫羊藿、巴戟天等。篇幅所限此不一一。
3小结
综合来说,大阳旦、大阴旦与小阳旦、小阴旦相比较,其差别主要在于,大阳旦、大阴旦比小阳旦、小阴旦多出来一些培中扶土补气之品,我认为理论来源,可能受河图中土思想影响,因在河图模式下来看,土为阴阳后天之本、为阴阳交互之枢纽。
总之,从河图五行视角下来看阴阳二旦方方阵,阳旦升阳、阴旦扶阴,实为从中土枢纽调整阴阳之祖方,后世桂枝系列方、柴胡系列方的广泛运用就是来源于此。以上两组方阵实为培阴培阳之祖法,临床加减变化无穷。
略
相关推荐
根在河洛丨介绍一下河图洛书
中华文明的源头——“河图”、“洛书”的传说与来源之谜
关于“河图”、“洛书”的一些浅显看法
“河图”“洛书”与古天文观测
河图与方位四时时空观
河洛与象数易学
月相纳甲丨定位于九宫,合数于河图
河洛文化与中医学
“河图五行”模式源流
《内经》中那些无法用五行生克解释的问题
《黄帝内经》中的“河图”五行与生克五行
“河图”“洛书”与传统天学
“四象”起源及其相关内容介绍
河图五行与藏气升降
河图五行与脾胃学说
“河图五行”是读通东垣脾胃学说的关键所在
读懂黄元御的关键要害在“河图五行”
河图五行模式及其在《伤寒杂病论》中的应用
从河图五行模式角度,认识“肝生于左,肺藏于右”
从河图五行模式角度认识“水火既济”、“心肾相交”
肝生于左,肺藏于右,心部于表,肾治于里,脾为之使,胃为之市
从《素问·刺禁论》看中医藏象理论从“实体五脏”到“功能五脏”的发展
大小阴阳旦汤调整阴阳之祖方
河图五行模式下的糖尿病治疗
河图洛书与针灸取穴法(开四关、脾胃升降、灵龟八法、飞腾八法)
河图与针灸“开四关”
简单谈一下“开四关”
河图与脾胃原合配穴
月牙儿湖河洛青囊学社学术顾问简介
孙广仁: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山东省名中医,从医、执教45年,师从山东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著名中医临床家张珍玉先生,得其真传。
-主要从事中医学藏象理论及思维方法的研究,现致力于发掘复原《内经》“河图五行模式”,并形成了理法圆融且验之于临床的“河图五行理法方药体系”。
-山东省高校教学名师、国家级精品课程负责人、国家级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
-全国卫生系统先进个人。-教育部“十五”“十一五”和“十二五”三版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医基础理论》主编、国家卫生部“十一五”规划研究生教材《中国古代哲学与中医学》主编。
-主编教材和著作20余部,发表论文多篇。
-中华中医药学会体质分会顾问、山东省名医联盟理事、山东省大健康资深专家指导服务团团员。-山东省第九、十届政协委员、山东省学位委员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