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精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金海湖新区岔河镇发路村种下黄精盼黄金 [复制链接]

1#

“距离要保持一致,埋好点,不要埋太深也不能把种子暴露出来......”

近日,在岔河镇发路村黄精种植基地里,20余名村民正在发路村党支部书记谢华的指导下,忙着掏厢、施肥、放种、杀菌、盖土等工序,现场一片繁忙。

为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发路村坚持走党建引领促产业发展的路子。去年,该村党支部外出考察时发现,种植黄精市场潜力巨大,于是紧紧抓住这一机遇,向老百姓流转了50余亩土地,开始试种黄精,助力农民致富,促进集体增收。
  石明凤是发路村村民,自从基地建立以来,她就到基地里务工了,对于她来说,能够挣钱顾家两不误,她感到非常开心。“今年我们村里面种植黄精,对于我们当地老百姓是一个非常好的项目,因为我们在家能够照顾家里面的老人小孩还有钱赚。”石明凤说。

黄精又被人们称为老虎姜,可以壮筋骨补精气,对治疗糖料病、贫血等疾病,都有较好的药用价值。黄精种植经济效益可观,3年后每亩可产黄精一万余斤,黄精的种植有效提高土地的产值产能,同时还带动当地群众就近务工。

“我家有10亩土地流转给合作社,在里面务工十块钱一个小时,一天不低于块钱,我们大家都希望要发展种植黄精。”同样在产业发展中受益的王凤明高兴地说。

据悉,发路村引进种植药用价值高、产量市场稳定的黄精种子,并采用“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充分利用合作社在资金保障、技术支撑、销售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增强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吸纳贫困户到基地务工,持续增强当地“造血”功能,带动村民走上脱贫致富路。

“目前我们要种植50亩的规模,通过我们合作社领办的这个基地来带动其他老百姓大量地来种植黄精,把黄精的产业在我们发路村发展下去。”发路村党支部书记谢华说,“下一步,我们的目标是发展亩黄精,后期通过我们合作社作为示范,老百姓也可以用土地入股的方式,或者资金入股的方式,大量的参加进来,然后把我们发路村的中药材基地以农民增收为主,壮大我们集体经济。”

万飘阳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马丹

编辑顾野灵

编审李凯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