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精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气血足不足,就看这2处4味中药泡茶喝, [复制链接]

1#
气血足不足,就看这2处

1、看耳朵:耳朵红润、饱满、有弹性是气血充足的表现。很多人年龄一大,耳朵开始松弛、瘪巴、长皱纹,这说明气血已经不足了。

我们可以做个小实验,用你的两个手指夹住耳朵,一前一后,上下搓五六下。

搓耳后,耳朵颜色很红且不容易消退,说明体内有热。若耳朵上的红色很快消退,然后越来越白,或怎么搓也不容易发红,都是气血不足的表现。

2、看手指:大家可以看看自己的手指肚,是鼓起来的还是瘪下去的,正常人应该都是鼓起来的,但是气血不足的人却鼓不起来。也可以按压手指肚,指肚恢复速度越快的气血越充足。

气血双补,养生四物茶

第一味药就是*芪。*耆,这个耆就是老,*芪现在是这么写。其实最早是这么写,这什么意思,就老的意思,它跟老有关系。*芪被称为补气“神药”,其补气的能力得到了中医界的一致认可。“气”就是器官组织的功能,气上来了,血脉就生发通畅,脏器就恢复正常运转。《本草备要》这本书里面把*芪放在第一位,*芪这味药现在怎么样呢?神的。*芪有双向调节作用,高血压的病人吃*芪可以降血压,低血压的病人吃*芪可以升血压,现在的语言叫双向调节。

我国从两千多年前就开始使用*芪了。“常喝*芪汤,防病保健康”,就是说单纯拿*芪来泡水喝,就有很好的防病保健作用。徽州那里是新安医学,明清时全国有四大名医,汪机是其中一个。汪机,主张固本培元,本和元是什么,先天之本。其中汪机要方主要是两味药(人参,*芪),*芪是第一位,所以叫固本培元。

第二味是十五或者二十克*精,又补气又补血。*精,气血调和,百病不生。当归补血,*芪补气,*精又补气又补血。常言道“南有*精,北有人参”,*精自古以来就是养生的好食材,有着益肾,润肺,补气血调和五脏的作用,*精进入人体后,能迅速的缩短肾气恢复的时间,让五脏第一时间得到营养,五脏安,则全身安然,在益肾的基础上进行补血,在整个的服用过程中,*精不会引起人的上火,或者体寒,因为*精是平性食材。

第三味是十克西洋参。西洋参偏凉性,人参偏温,所以阳热体质之人不能吃人参,吃西洋参。

第四味药,枸杞子,补血,枸杞甘温,填精补髓,又补精又补髓,祛风,明朝的《万病回春》,说枸杞不能煮很长时间,不能火力大,入药要后下,先熬就不起作用了,所以泡茶可以。

养生四物茶:*芪10克,*精15-20克,西洋参10克,枸杞子10克。

就这四味,泡好后要用盖子盖一下,温热一下。把这个水喝完了,然后又加点开水,又温一下,然后倒下来再喝。早上泡起,泡到晚上,*精、西洋参、枸杞子这三味药都可以吃下去。*精像肥肉一样,*芪比较难吃,要牙齿好。

中医讲,气血调和百病不生,人生病主要是气血不和,治疗的关键在于“和”。这4味药组合后,达到了气血精的三向调和,中医说,气为血之母,血为气之帅,这样的结合正好是四物茶最好的诠释,在细雨无声的补充气血后,益肾的功效也显示出来了,肾强身体自然棒,免疫力也大大的提高,对由体虚,气血虚弱引起的体乏,容易出大汗,容易感冒,免疫力下降,没有精神,头发出油,头发早白等人群有非常好的治疗作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