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大的医院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唐代的佛教,正如日丽中天,吸引了日韩等国不少僧人来华求法。新罗王子金乔觉(-),生而相貌奇特,顶骨耸出特高。力大可敌十人。心地慈善,颖悟异常。金乔觉出家名地藏比丘,携白犬善听航海来到九华山修行。
彼时的九华山荒无人烟,金乔觉只得渴饮清溪涧水,饿食野果野菜,因此常年食不果腹,衣衫褴褛,渐渐人形枯槁。
直到有一天,在挖食野菜的过程中,金乔觉挖得一棵细长叶之草的肥厚根茎,洗后食之,觉得甘甜可口,解渴充饥。
从此之后,他便喜欢上了这种根茎,常年挖来食之,惊奇的是,他发现自己不仅感觉精神振奋,面色红润,皮肤也愈发光滑,须发黑亮,再也不是人形枯槁的样子了。宛如《神仙芝草经》所云:“*精宽中益气,使五脏调良,肌肉充盛,骨髓坚强,其力倍增,多年不老,颜色鲜明,发白更黑,齿落更生”。
他在《酬惠米》中写到:“而今飧食*精饭,腹饱忘思前日饥”。可知他所食的这种根茎乃*精也。”
往后余生,金乔觉与*精相伴,强健的体魄帮助他修建寺庙,招揽僧众,广谱佛法,坚定不移地践行“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的大愿,使得九华山名声大振,前来朝拜的人络绎不绝。
金乔觉九十九岁那年飘然仙逝,其肉身置函中经三年,仍“颜色如生,兜罗手软,罗节有声,如撼金锁”。众佛徒认定他即地藏菩萨示现,随将金乔觉尊为“金地藏”,嗣后配以殿宇,称肉身殿。
从此,九华山*精又被称为“地藏*精”。
酬惠米
(唐)金乔觉
弃却金銮衲缁衣
修身浮海到华西
自身原是法王子
慕道欣逢吴用之
未敢叩门求他语
昨叨送米续晨汁
而今飱食*精饭
腹饱忘思前日饥
《酬惠米》诗的上半部,不难看出金乔觉的出身与来历,一个王子,何等的权贵?何等的尊高?绝非是一介布衣,一个等闲之辈,可是真正能做到难舍能舍,难行能行,而‘弃却金銮衲缁衣,修身浮海到华西’,又是何等的不容易啊!不愧为是如来之亲眷属,法王之真儿子!‘自身原是法王子’,是金乔觉的彻悟,是金乔觉的觉性,是金乔觉的境界写照。‘慕道欣逢吴用之’,这是金乔觉的修行功夫在发热、在影响、在放光。一个异国他乡的修道人,能够得到当地老乡的惠顾施舍,凭的是什么?是道心!是清净!是慈悲!是德行!
《酬惠米》的下半部,完全讲的是人生第一大事,一个‘吃’的大问题。世间讲‘民以食为天’,佛门讲‘为成道业,应受此食’。可是,一连几天挨饿的滋味,谁人又能理解?一个吃的问题经常弄得金乔觉捉襟见肘,有上顿没下顿甚至于一连几天揭不开锅挨饿的事情,也是时有发生······
‘昨叨送米续晨汁’,本来是昨天反复叮嘱好了的事,一个‘叨’字用的多恰当啊!不就是为此事而唠唠叨叨了吗,千叮咛万嘱咐吗,说好了明天一定要兑现的吗。怎么到了今天晚上还没有消息呢,没有人来呢?难道是人家忘记了?还是情况有变?反正明天早餐的稀饭汤汁,眼看就成为泡影了。怎么办?挖*精(*精:九华山的特产,一种野生植物的根茎,可食亦可入药)充饥吧。何况这又不是第一次了,曾经的观音土不也是充过饥吗?罢了······故而,路过人家门口,也没敢去敲人家的门,‘未敢叩门求他语’,怕给人家添麻烦啊······可见出家人的境界······
‘而今飱食*精饭,腹饱忘思前日饥’,‘飱食’晚饭的意思。一语道破,*精饭是金乔觉的主食,是度命的宝贝,是解决饥渴的粮食。今晚的饥饿问题解决了。*精根填饱了肚子,不饿了。真是人若吃饱了,家也不想了,前天饥饿难耐的感觉简直飞到九霄云外了,饿的感觉也忘记了······
金乔觉在九华山修行七十五年,直到九十九岁圆寂,*精饭就是他的宝贝粮食,也是她最好的朋友······由此看出,真正的出家人的修行之路是多么的艰难。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