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精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植保技术中药材黄精及其栽培管理 [复制链接]

1#
一、*精种类分布*精为百合科*精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全球有60余种,主要分布于北温带和北亚热带,我国有三十多种,广泛分布于除南方热带以外的广大地区。《中国药典》(年版)收载,*精(鸡头*精)、滇*精(大*精)、多花*精(姜形*精、白芨*精)的干燥根茎。除《中国药典》收载的3种*精外,民间用药则更为广泛,有十几种,且药效令人满意。*精作为一味常用中药,主要作为配药,其市场需求量不大,来源也以野生采挖为主。近几年随着药物、保健品及化妆品等领域的不断开发,目前市场上*精供不应求,且该缺口仍有拉大的趋势。资源匮乏已成为制约整个*精产业发展的瓶颈,野生*精采挖过度,主产区资源锐减,由此人们开始对*精进行人工种植。二、主要品种及形态三、*精功效及药用价值*精是常用补益类中药,同时也是久负盛名的保健食品,《本草纲目》言其“补气益肾,除风湿,安五脏。补五劳七伤,助筋骨,耐寒暑,润心肺。久服轻身,延年不饥”。现代药理研究的结果进一步显示,*精主要含有多糖、甾体皂苷、三萜、生物碱、木脂素、*酮、植物甾醇及挥发油等,其中多糖和甾体皂苷类成分在*精中量较大,为其主要药效成分。*精的药理作用极为广泛,在诸多重要疾病如肿瘤、糖尿病、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以及白细胞减少症、艾滋病等的防治上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四、*精的栽培管理1、生长习性*精适宜在温暖、寒冷等地种植,耐旱、耐高温,海拔-1米,但不喜涝,主要生长在林下、灌丛下或者山坡的阴暗处,透光率在30-50%的地区。根据*精的生长习性栽培地块宜选择阴湿地,林下栽植要求上层林木郁闭度0.4-0.7,大田栽培要有遮荫棚,透光率30%-50%,四周通风。忌连作。土层深厚、质地疏松、透水性强的壤土或砂壤土,pH值5.0-7.0。2、*精种植:8月采收成熟、饱满、无病害的多花*精果实做为繁殖用种来源。用塑料袋密封发酵方式使浆果果肉腐烂,搓洗出内部种子,以流水冲洗净种子表面残余果肉,再用多菌灵灭菌半小时并阴干,然后置冰箱冷藏一天。再将1份种子与3份干净的细河砂充分混拌均匀,调整细河砂湿度至30%左右,在背阴处挖30cm深的土坑,放入隔离层埋好,保持湿润,防止积水,于次年3月中下旬播种时取出。按照每㎡用种15kg,按行距12-15cm均匀撒播到畦面的浅沟内,盖土约1.5cm,稍压后浇水,并盖一层稻草保湿。出苗前去掉盖草,搭建遮阳棚,棚高2m,四周通风。苗高6-9cm时,过密处可适当间苗,干燥时喷水保湿。次年4月上旬进行移栽定植定植前整理畦面,做成平畦或高畦,畦宽-cm,沟宽90-cm,畦高10-20cm,按行距22-24cm,株距10-16cm,穴深5-7cm挖穴,按每穴1-2株栽苗,覆土压紧并浇透水。移栽后,保持土壤湿润,并在畦埂上搭架遮阳网或者种植玉米等作物遮阴。多花*精种子萌发过程3、田间管理:中耕除草:可在4月、6月、9月各进行一次。锄草和松土时宜浅不宜深,避免伤根,如地上茎生长较密,应手工拔除。大面积栽培可考虑土膜覆盖法防除杂草。苗高6-9cm时,选用农用微膜畦面覆盖,膜上逢苗放孔,压土遮光防除杂草。疏花摘蕾:一般在5月初可将以收根茎为目的的*精花蕾剪掉,留种的可在第二年花期时保留花蕾。水分管理:田间应经常保持湿润,夏季宜喷灌、浇灌以保证土壤水分。进入雨季前应起深沟排涝,畦面浅开斜沟防渍水。营养管理:应结合中耕除草进行追肥。第一次追肥,应于中耕后施入腐熟农家肥0-kg/亩;第二次追冬肥,施用农家肥0-kg/亩,并与磷酸钙50kg、饼肥50kg混合拌匀,开沟施入。不应与植株根系直接接触,施后覆土盖肥防止淋溶流失。土膜覆盖法栽培时追肥可进行叶面喷施。注意不应使用含氯复合肥,否则易造成*精商品味苦吸潮。(文/郑氏化工陈守旗)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