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精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深读丨产业森林人才场域机制路径,新化 [复制链接]

1#
北京那个医院治疗白癜风比较好 https://disease.39.net/yldt/bjzkbdfyy/

编者按:胜非其难也,持之者其难也。娄底市新化县作为湖南省15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之一,过去属于国家重点扶贫县,脱贫村和脱贫人口数量分别居全省第一位、第二位。近年来,新化在乡村振兴道路上不断突破自我,“拼”出了一幅田畴沃野的新画卷,走出了一条特色创新之路。

走进娄底新化的乡村,一幅幅乡村振兴的生动图景尽现眼前。(图片来源:潇湘晨报)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王嫣新化报道

金秋时节,梅山大地,芬芳醉人,田间地头一片丰收景象。水泥路修到家门口,农家小楼和庭院林立,休闲广场设施齐全,村民脸上笑容洋溢……走进娄底新化的乡村,一幅幅乡村振兴的生动图景跃然眼前。

如今,这里不仅荣获了“中国黄精之乡”“中国黄精集散中心”等称号,吉庆张家岭乡贤参事会模式蜚声全省,“油溪桥村积分制”更是获评了全国首批“乡村治理十大经典案例”……作为一个底子薄、摊子大,曾经拥有万人口的国家级贫困大县,娄底新化乡村振兴样本何以走在全省前列?记者为您一一解码。

密码一:内外协同壮大“产业林”

产业是实现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的治本之策和源头活水。

眼下时节,在新化县田坪镇犹南山村的中秋酥脆枣基地里,亩脆枣硕果压枝。村党支部书记袁公坪满脸笑意:“凭这一个产业,村集体每年能增加收入10万元左右。”

这些年来,娄底新化以实施省重点产业、县支柱产业、乡镇特色产业和村级主导产业项目为重点,培育和引导农户多途径、多形式发展产业,不断赋能乡村振兴。紧紧围绕先进陶瓷、现代文印“双引擎”延链、补链、强链;立足资源禀赋,以“两基”(粮食、生猪)“两特”(新化红茶、新化黄精)产业发展为抓手,加快推进“一村一品”建设。

9月9日,第二届中国林下生态黄精产业发展研讨会暨第三届九九黄精节文化活动在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举办。

流金的特色产业,提振了乡村振兴的底气。

新化是全国林业大县、传统中药材种植大县、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县,有中药材资源种,野生黄精分布面积达万亩,素有“湘中药谷”美誉。9月9日,第二届中国林下生态黄精产业发展研讨会暨第三届九九黄精节文化活动在娄底新化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和学者,就新化黄精产业发展、黄精产业研究成果展开研讨。

娄底市新化县出产的多花黄精。

如何让“新化黄精”变“黄金”?技术创新是产业发展的原动力。

记者注意到,在活动现场有一个环节很亮眼,那就是黄精产业国家创新联盟(新化研究院)的授牌。

黄精产业国家创新联盟是一个怎样的组织呢?它是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批准,浙江农林大学联合新化黄精相关企业联合组建的,当天授牌的黄精产业国家创新联盟(新化)研究院可谓是黄精产业创新成果在新化快速孵化、落地的“助推器”。

这个研究院主要开展黄精种苗快繁技术研究、产地加工及新产品开发,研究生实践基地建设,从技术上全方位助力新化黄精产业发展。

正所谓:产业兴,百业旺。

近年来,娄底新化将黄精作为特色产业来培育打造,每年安排预算资金万元,统筹整合涉农资金重点支持黄精产业发展,对种植、育苗黄精每亩补助0元,实施黄精产业村级主导产业项目个。

与此同时,鼓励龙头企业通过“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带动农户在海拔米以上的杉树林、竹林、经果林、木本药材林中,大面积种植黄精。目前,新化县黄精产业从业人员已经超过12万人。

记者深切感受到,推动产业振兴取得新突破,除了需要久久为功的内生动力外,还离不开外在力量的助推与加持。

年7月18日,联点帮扶新化县乡村振兴工作推进暨全省“万企兴万村”行动启动大会现场。

截至今年7月,在省工商联对口帮扶下,46家民营企业、商协会挂点新化县46个村级集体经济薄弱村进行联点帮扶,各民营企业、商协会和新化签订意向性投资达到7亿元。一个又一个脱贫村种活了“产业树”,一名又一名脱贫户家门口就业,融入了产业链,壮大了“产业林”。

密码二:引育并重打造人才“强磁场”

乡村振兴,人才先行!人才是带动城乡市场、资金、信息、技术、管理和理念等方面密切联动、深度融合的最关键因素。

如何创新乡村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激发乡村现有人才活力,把更多城市人才引向乡村创新创业,培育更多的“农创客”和懂技术的“田秀才”?

历年来,娄底市新化县不仅加强了驻村工作队(驻村第一书记)的选派和管理,健全了调整、轮换、召回机制,还对全县个乡村振兴帮扶村进行了驻村全覆盖,派驻帮扶干部多人,而且统筹整合乡镇和驻村帮扶后盾单位力量,对所有监测对象开展结对帮扶,制订“一户一策”帮扶计划。与此同时,不断推广吉庆张家岭乡贤参事会模式,利用乡贤的独特资源、能力技术、先进理念对接村庄规划建设,吸引乡贤回巢助力乡村振兴。

8月13日,吉庆镇张家岭村举行教育助学暨先进模范表彰活动,40余名优秀学子、教师、先进模范获得表彰。截至今年8月,以谢小明教授为首的张家岭村教育基金会(乡贤参事会前身)成员,充分发挥村内外乡贤力量,共募集资金70余万元,已资助贫困学子余人,奖励优秀学生人,在全村营造了浓厚的尊师重教氛围。

如今,走进张家岭村,在教育助学、产业振兴、乡风文明、村级事务管理、乡民教化、公益帮扶等方面,都能看到乡贤们活跃的身影。自年以来,张家岭村引老乡、回故乡、建家乡,不断健全新乡贤回村投资的长效机制,促成了众多新乡贤振兴产业的特色项目,形成了以经济为纽带的新乡贤互助联盟,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新思路。

库区移民参加月嫂育婴员培训。(图片来源:娄底新闻网)

持续巩固放大人才“磁吸力”,既要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

6月13日,新化县水库移民中级育婴员技能培训班在阳光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开班。60余名库区移民在15天的培训时间里,从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两方面系统学习育婴员职业道德与礼仪、母乳喂养、产后康复、基本护理技能等知识。

参加培训的村民纷纷感慨:“感谢政府的好政策,让我们库区移民在家门口收获到了‘技能礼包’,一定好好学习育婴技能,找一份好工作。”

近年来,当地出台《新化县人才行动计划》,推出人才新政24条硬核举措,全方位引才、爱才、留才。同时,大力开展产业技能培训,真正做到了选好人才、育好人才、用好人才,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密码三:创新机制让“大河涨水小河满”

根本固者,华实必茂。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就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着力打造“自治、法治、德治”协同融合的乡村治理体系。

5月23日,湖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张庆伟主持召开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五级书记座谈会。(图片来源:湖南省人民政府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