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精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岑巩全力打好春耕生产第一仗绘好特色产 [复制链接]

1#

“春分有雨家家忙,先种瓜豆后插秧。”

春分过后,气温逐渐回升。岑巩县各地正抢抓气候回暖“黄金”时段,全面加快春耕生产各项工作。在“做精做强”传统农业的同时,在调整产业结构上“用心用力”,在技术培训上“精准发力”,在强抓农时上争分夺秒,全力以赴打好春耕生产“第一仗”,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确保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

眼下岑巩大地,在政策护航、合力助农、齐心协力的驱动下,春天的气息正描绘出精彩的“春耕画卷”,也展望着未来的“丰收图”。

天星乡:全程技术指导助农调整结构

“苗要栽正,嫁接口要用土压实,剪枝时芽头要留5个左右,主枝留10-15公分,切记不要打农药。”

“栽种桑苗一般排行间隔在一米五六之间,竖行间距45到50公分,这样一亩地才能种株苗,方便管理质量也高。”专家讲得起劲,村民们也听得津津有味。

3月25日早上9点,岑巩县请来浙江省建德市桑蚕专家在天星乡地城村村委会开展桑园管理技能培训,前来学习的村民络绎不绝。

近年,岑巩县天星乡瞄准“东桑西移”机遇,积极引导群众种桑养蚕,今年计划新增种植面积1余亩。

种桑养蚕的迅速推广,还要看实用技能培训和农技服务。农户动员起来了,对于很多新的种植户来说,学会种植技术成了当务之急。

“现在讲究科学种植,才能出产量,那就得学习。这次政府专门给我们请来了浙江的专家,我们还不得好好学嘛?”一早就来等起的天星乡东冲村村民周国清兴奋地说。

周国清告诉笔者,发展种桑养蚕,他还得感谢天星村种桑养蚕户王文先的启发。

原来,周国清长期在外务工,今年受疫情影响没有出去。听到村人闲聊王文先把牛棚变成蚕房,通过种桑养蚕发家致富的故事,他既惊讶又怀疑。

“我亲自去看了才发现,还真是能够赚钱。”周国清说,王文先去年种了40多亩桑苗,去年9月份养了13张蚕茧,卖了2.5万余元。

“刚开始我依据传统作物种植经验来种桑,也到其他桑农那里去学习请教种植技术。通过培训,更好地掌握了种植及管理技术,现在我就安心管理我这60亩桑园。”见到经济效益可观,周国清今年流转村里的合作社40余亩来管理,自己又种植了20亩。

“我们公司就在这里,每公斤40元保底收购,一年可以养殖2季,这里桑蚕综合服务中心产业链已形成并投入使用,桑农只要安心养好蚕,不愁销路。”黔东南州杭黔桑蚕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黄国成说道。

考虑到蚕桑种植三年后才能进入丰产期,该乡以“以短养长”的模式在桑树下套种辣椒。“我们的辣椒销路也跟麻江明洋食品有限公司签订了保底价格收购协议。”天星村合作社负责人杨治尤说。

这样一来,基地的管护对技术要求更高。为提高产业科学种植管理水平,岑巩县农业农村局派人全程进行技术指导,促进产业稳产高产。

“目前,天星乡完成桑园种植余亩,集中开设流动‘送技上门’技术培训12次,听课群众余人。”岑巩县农业农村局技术指导员田勇说:“我们从育苗、选地、种植、田间管理到采收,都将安排技术人员全程跟踪指导,全力以赴帮助天星乡巩固脱贫攻坚成效。”

加强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持续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农村致富带头人等农民素质培训,年,岑巩县共开展农民培训人次。

今年,岑巩县计划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人次,已开展4期人次;计划开展东西部协作项目“农业实用技术培训”余人次。

天马镇:千亩林下黄精种植忙

近日,岑巩县天马镇干塘村的千亩油茶林间,几十名群众正抢抓农时,在油茶林下套种中药材黄精,林间山头欢声笑语,一片抢抓农时、与春赛跑的热闹景象。

“最近天气很好,现在种植黄精成活率高,我们正抢抓时节把黄精苗全部种下去。”岑巩县干塘泓发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郑祖芝说道,“该基地3年后可采收见效,按照当前黄精产量及市场价格,预计每亩产值达3万余元。”

今年来,天马镇为把耽误的时间抢回来,把遭受的损失补回来,坚持“一刻不能停、一步不能错、一天不能耽误”,充分利用全镇21.4万亩林地资源,通过“村级合作社大户”模式不断培育产业发展主体,壮大产业发展规模,全面推进林下产业发展。

“我们依托天马传统的油茶产业优势,结合产业发展‘八要素’,全面推广‘油茶’模式,引导农户在油茶地套种中药材,通过茶药‘联姻’,实现了以‘长’促‘短’、以‘短’养‘长’的效果,同时也有效的推进了低效农作物种植面积调减,进一步调优农业产业结构。”天马镇镇长周茂介绍到。

据悉,目前天马镇已发展林下中药材余亩,群众通过产业发展、就近务工、产业收益分红,实现了持续稳定增收。

客楼镇:人勤春耕忙烤烟产业旺

阳春三月,天气渐暖,正是春耕好时节。

近日,在客楼镇各村的烟田地里,到处是一片繁忙的春播春种景象。壮苗培育、土地深翻、整地起垄、抢雨覆膜......村民们忙得不亦乐乎,好一幅热闹的“春耕图”。

“现在国家政策好,免费给我们送苗、送肥料、送膜,还经常来给我们宣传种什么赚钱,教我们如何通过手机学习烤烟种植技术。”正田间忙着起垄盖膜的客楼镇陀子坳村民赵兴华说,“我们自己也要加把劲,趁着天色好,赶紧把地整好为移栽烟苗做好准备,争取今年大丰收。”

防疫不能松懈,春耕不容耽误。客楼镇各村网格员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积极引导村民开展春耕工作,将国家的好政策传送到千家万户,让人民群众搭上农业发展的“顺风车”。

近年来客楼镇强化产业选择,立足坝区发展,以烤烟产业为主导,全力推进烤烟产业发展,进一步夯实脱贫基础,巩固脱贫成果。

截至目前,客楼镇烤烟种植覆盖全镇8个村户,已落实种植面积亩,翻犁面积亩,起龚面积亩。(杨瑞余欢任元沈阳王倩倩)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