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精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一周一膳大雪膳食补元阳益气血 [复制链接]

1#

一周一膳

“食中有医,医中有食”,药膳不是食物与药物的简单相加,而是在中医辨证配膳理论的指导下,由药物、食物和调料三者精制而成。其中既有药物功效,又有食品美味,用以防病治病、保健强身、延年益寿。为此,医院推出《一周一膳》栏目,为您普及药膳知识,带您吃出健康。

“大雪”时节,万物潜藏,养生也要顺应自然规律,在“藏”字上下功夫,顺藏之应、使志潜蛰、勿扰阳气。人体处于天地间的良性循环,则正气充足,不易受天气变化等外邪的影响。冬季对应于五脏中的肾脏,对于中老年人和体虚抵抗力低下的人来说,若肾中精气不足,肾中之阳亏耗,无力温煦和激发推动脏气则容易惹病,因此大雪节气当养肾。

冬令进补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新陈代谢,使畏寒的现象得到改善。大雪药膳,宜温补助阳、补肾壮骨、养阴益精,当以温润护阳、御寒防病为重点,不仅有助于抵御寒冷,还能温润滋养强体质。补应供给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易于消化的食物,根据各人体质,予以相应的补气、养血、滋阴、温阳等补法。进补要适量,即使存在阳虚也不可过于温补,以免过犹不及,生燥伤阴;存在阴虚也不可过于滋腻,以防痰湿内生。

冬天气候偏于干燥,饮食应尽量避免爆炒或油炸等烹调方法,不宜使用过多辛燥香料进行调味,以免增加食物燥热之性,导致上火等症状。对于阴虚血燥之人,大热之品不宜多吃,而鸭肉、乌鸡、龟、鳖等肉类性平或偏凉,可适当选用。大雪季节主肾,肾属水,对应黑色。黑色食物,如黑大豆、黑米、黑芝麻、黑枣、黑木耳等,能补肝益肾,还可抵抗寒冷,且能润肺生津。烹调时可适当加入桑葚子、枸杞子、*精、沙参、玉竹、石斛等药材,既美味又滋补,有补益虚损、滋养身体的功效,达到助补的效果。

推荐膳食:

●桑椹杞子*精煲鸭汤●

材料:

桑椹干15克,枸杞子20克,*精20克,老鸭约克,红枣5颗,生姜3片。

做法:

各材料清洗干净,老鸭斩块飞水备用,红枣去核,所有材料一起倒入瓦煲内,加入清水毫升左右(约10碗水份量),武火煮沸后再改文火慢熬2小时左右,进饮时加入适量食盐调味即可温服。这是3-4人份量。

功效:

滋阴养血,补益肝肾。

点评:

桑葚为桑科植物桑干燥成熟的果实。性味甘、寒,入肝、肾经,具有滋补肝肾、补肾益精、补血养血、生津润燥、宁心安神、通便润肠的功效。

枸杞味甘质润,长于补肾、滋阴,益精、养血,养肝明目,益气等功效,一年四季皆可入汤食用。

*精:味甘、性平,无毒。归脾、肺、肾经,能补肾润肺、补脾益气,是秋冬季常用的药膳汤料之一。

鸭肉性凉,味甘、咸,归脾、胃、肺、肾经,可大补虚劳、滋五脏之阴、清虚劳之热、行水消肿、养胃生津、止咳化痰,尤其适合湿热体质或者体内有热、上火的人士食用。老鸭生长周期长,它的肉质紧致,皮下脂肪相对少,鸭肉没有泥膻味,煲出来的汤品味道较清甜。

桑椹滋阴补血,枸杞子滋补肝肾、养肝明目,*精补肾润肺、补脾益气再加上滋阴解毒、益气补虚的水鸭,是一款非常适合初冬进补的清补靓汤,特别适合阴虚、气阴亏虚或肝肾阴虚体质人士调理身体多饮用。

友情提醒:

进补的食物有很多,富含蛋白质的动物性食物往往成为首选,含蛋白质或脂肪,热量较高,性质温热,具有补脾暖肾、益气养血等功效。值得注意的是,每天吃肉量要控制在克以内。在进补的时候应注意营养均衡,不宜过分油腻也不宜暴饮暴食,尽量做到膳食多样化。

供稿

程友桂

编辑

刘雨萱

校对

王加华

审核

林 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